→ 慈善文化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慈善文化何以薪火不断

2017-05-23 00:00

来源:本站


从远古时期人类同情互助的自我意识萌发,到古代宗教意识主导下发展的古代慈善,继而以17世纪以英国《慈善法》的颁布为界,慈善文化开始进入了黄金时期,直至现代慈善文化又与公益相结合,在范围和视野上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是什么令慈善文化得以经久不衰,不断发展传承?

20170523101863856385.jpg

导读:

  为什么比尔·盖茨能做到,而中国很多企业家却很难做到?是他比我们善良吗?还是有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在驱动着他?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慈善历史,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将“慈”作为三宝之一,并大力宣扬慈善文化。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已经成为一条现代社会契约的今天,慈善文化所涵养的已经不仅仅是公益慈善事业,更是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

  社会如何会产生慈善行为和相应的慈善文化,我们又为什么会需要慈善行为呢?这无疑就是“慈善何以可能”需要回答的问题。厘清这一问题也是回答“慈善何以发展”首要的理论问题。

  一、财富的本质属性使然

  事实上,不管如何定义财富,无论财富以何种形式存在,财富都具:物质性、效用性以及社会性。财富是一种社会存在物,财富虽表现为效用,但“它是隐蔽在物的外壳之下的关系。”因此,财富作为一种使用价值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物化形式。财富的社会性是财富可持续增长的伦理根基,也是社会持久和谐之命脉。

  既然如此,那么人们所创造的财富也应当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这种社会关系使其更好地发展。据此,财富的本质属性使人类产生慈善成为了一种理论上的逻辑必然。

  二、社会运转的内在要求

  人们秉持创造财富的激情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使慈善有了现实的物质基础。然慈善就会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吗?从本质上来说,慈善成为一项流行的社会事业,不完全由于富人的仁慈美德、高尚道德原因,而应上升到一种更高的哲学高度——社会运转的内在要求来理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财富占有差异必然会出现,即出现人类的经济不平等或贫富差距。但是有差异并不一定必然产生慈善。自古以来,人类总在追求不同形式的“大同社会”,甚至不惜因此而承受动荡,这本质上是人的“类的同一性”诉求,部分富有阶层的有识之士不断思考的结果是慈善可以是满足这一诉求的有效形式。

  三、施助者自身道德认知

  社会的“差异与同一”性使慈善成为一种“必需”,同时为一种“可能”,若要使慈善成为一种“可行”,则必须分析慈善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

  不可否认,慈善首先是一种情感,它来自于人的心灵深处。伦理学家巴特勒谈到人行为的内在情感的内驱力。伦理学家休谟提出无论是利己还是利他的伦理情感,人们都存在着共同的情感体验,这就是“同感理论”。他认为,“同情是人性中的一个很强有力的原则”。而对于现代“陌生人社会”环境下,慈善也是社会个体对“人道主义规则制约下的义务原则”的自觉认知。

  于此,“慈善何以可能”便成为了理论上、实践上的可能与可行,而慈善文化的形成甚至是社会历史的必然。

开户单位:吉林省慈善总会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长春西安大路支行
账号:2205 0145 0100 0933 3333 咨询电话: 0431-89152037 传真:0431-89152040
邮政编码: 130062 电子邮箱:jlscszh@163.com
吉林省慈善总会地址:长春市绿园区普阳街1616号
备案:吉ICP备08100074号-2
吉公安备案 22010602000428号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